"电磁炉炒菜总差点火候,还是燃气灶更得劲。"北京朝阳区居民王女士的感慨,折射出国内厨房电器市场的结构性更新。曾经占据家庭厨房核心地位的电磁炉,正因技术瓶颈与消费升级的双重冲击,逐渐被集成灶、电陶炉等新型厨电取代。
国内烹饪文化讲究"镬气",爆炒、快煎等技法对火力要求严苛。但主流电磁炉功率多集中在2200W-3000W区间,远低于燃气灶4.5kW的行业标准。广州某厨电卖场销售主管李明透露:"今年上半年电磁炉销量同比下滑27%,消费者反馈最多的是炒青菜出水严重,红烧肉炖不烂。"技术专家指出,电磁感应加热原理导致热量传导效率受限,即便通过双环加热等技术改进,仍难以突破物理特性瓶颈。
使用场景严重受限
"买电磁炉送锅具"的促销套路背后,是消费者对锅具兼容性的无奈妥协。电磁炉要求锅底平整且含磁性材料,这让习惯使用圆底铁锅的家庭主妇张阿姨颇为困扰:"专门买了平底铸铁锅,结果受热不均还容易划伤面板。"更尴尬的是,部分宣称兼容电磁炉的不粘锅,因涂层耐受温度限制,实际使用中频繁出现脱落现象。
综合体验亟待升级
上海消费者协会2025年一季度厨电投诉数据显示,电磁炉噪音问题占比达34%,位居品类投诉榜首。测试显示,部分机型在最大功率运行时噪音值超过65分贝,相当于持续置身繁忙街道。与此同时,电磁辐射争议虽无定论,但京东平台相关产品咨询中,"能否使用"的提问量同比激增158%。
替代品加速市场洗牌
当电磁炉陷入增长困境时,电陶炉、可升降火锅等细分品类迎来高峰。美的集团2025年半年报显示,其电陶炉产品线营收同比增长213%,远红外加热技术实现5秒速热,配合无明火设计吸引年轻消费者。方太推出的智能蒸烤炸一体机,更通过AI火候控制系统,将传统烹饪经验转化为数字化参数,上市三月即突破10万台销量。
行业观察
家用电器研究院专家认为,电磁炉衰退本质是消费需求升级与技术迭代滞后的矛盾。未来厨电竞争将聚焦三大方向:突破物理加热的复合能源技术、基于用户画像的场景化设计、与智能家居生态的深度融合。
版权声明: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多维5g网立场。
本文系作者授权多维5g网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